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跨度、深度与纯度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古道澜沧



加入时间: 2007/08/17
文章: 108

文章时间: 2009-7-14 周二, 上午2:22    标题: 跨度、深度与纯度 引用回复

  有幸拜读了李其纲、徐芳这对上海文坛伉俪的新著《小说与诗歌的艺术智慧》,感受颇丰。尽管这是一部以单文形式缀辑而成的文学评论集,但是,精心的编排,巧妙的契合,自然衍化成为书中清晰的内在肌理,又铺叙出了丰富的理论层次,更兼有攫取当代文坛近二十多年来不同时段上的重要文本的深入解读,由微观探秘而又直指文学大义的开豁境界。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删繁就简,谈三点比较重要的阅读印象。

  一、跨度。这里的跨度,一是指时间跨度,二是指理论跨度。从时间跨度上看,本著所涉及的作品及文学现象基本上可以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直延伸到本世纪初,其中较为集中的时段是在80年代中后期,以寻根文学、先锋派小说为较多着力点,同时也对此间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乃至他们的创作境况多有涉论,如对贾平凹首部长篇《浮躁》的内蕴阐释,对叶兆言写作困境及自我超越的描述等。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作家虽涉笔不多,但作者敏锐关注并指出了余华、苏童、格非等一些重要先锋作家的创作变化。从理论跨度上讲,本书中的文章在理论资源的调集和使用上是丰富多彩的,由中可见当时文坛引进的多种西方现代批评理论,如运用陌生化理论诠释新的小说形态,运用叙述学理论分析作品深层结构,运用读者反应理论解读文本设置的意义空白等。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可能早已过时,但若是放在当时的语境中,却无疑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知识谱系的形成和应用。

  二、深度。这里的深度,一是指理性思辨的深度,二是指诗性感悟的深度。书中相当一部分理论批评文章,在运用某种理论资源进行文本解读时,并无当时常见的那种死搬硬套的痕迹,而体现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理性思辨色彩,如在揭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小说陌生化形态所带来的新的审美价值之同时,就敏锐地指出 “出入这扇门的并不都是面容姣好的西施”,以及这种新的审美把握方式对艺术家的更高的“独创性要求”;在评论表现人与大自然关系的作品时,对其中因亲近自然而忽略时代要求的倾向及时提出告诫;还有对喧嚣城市的审美俯视,对速度之于写作的全新可能,都显示出不俗的洞见性。而这种洞见,又恰恰可能与作者不凡的诗性感悟能力密切相关,因为夫妇二人既是批评家,更是诗人,他们的艺术成果中的显著部分是诗歌。诗歌创作构成他们理论批评的一种重要的内部经验基础,使他们的理论思维内含一种诗性的深刻体悟,文字风格具有一种诗化的灵动与优美。

  三、纯度。这里的纯度,同样兼有学院之纯与自由之纯的双重意思。言其学院之纯,并不简单指二位的学院经历,而是他们在历经当代文坛二三十年的变迁之中,一直能够保持着那种对于文学艺术的庄重态度与专业精神。是的,或许他们的文章之间并无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系统性,然而他们对文本的选择、对问题的剖析、对走向的敏感,尤其是对文学(诗歌)本体意义的真诚叩问与内在坚持,都彰显出精英知识分子时代可贵的艺术操守。这种精神的内在品质又是自由的,保持自我独立的,从对一系列经典诗作的精彩评论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份自由之纯与独立之美。或者,它们也会外化为一种责任感。在世纪之交,“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举办堪称当代文坛一个标志性的重要事件,它揭开了长期遮蔽少年文学才子(女)们文学理想的体制性帷幕,而本书作者即为他(她)们进入文学领域予以了实在的支持,并以热情的评论为他(她)们鼓呼。

  书中有一文是专门写“宁静”的,似评论文字,又更像一篇富有哲学美感的散文,文中精致的细部体察与宏阔的哲学思辨浑然相合,有一种通泰透彻之美。我妄加揣测,本文较完整地体现出了夫妇二人的生活精神,就像著名诗人翟永明曾说过的那样:“把自己变成一个罐子,既可以占据黑暗中的一个角落,又可以接纳生活的一掬活水以映照内心的寂静和灵魂的本性。”(《小说与诗歌的艺术智慧》,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