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乔
加入时间: 2009/08/13 文章: 67
|
时间: 2009-8-13 周四, 上午12:22 标题: 走向诗化的美学理论 |
|
|
近读刘坤媛教授的著作《艺术:诗意地栖居》,引起了我的兴趣,作品很好地处理了美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与美学前沿问题的思考和大量鲜活审美经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坚持以审美经验现象使美学理论形象化的策略,使美学与审美经验重新链接起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入一个个诗意的栖居之地,沉醉在对艺术美的体验和感悟中。正如作者所言:“人类需要艺术、呼唤着艺术,艺术也需要人类、眷恋着人类”,“避免学院式的偏重理论推演和修辞技术的倾向,努力在不缺少深度的情况下,给人以阅读快感,并带给读者些许启迪”,就成为作者努力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专业性与通俗性于一体的策略。本书与以往人们避之的庙堂之论不同,处处凝聚着作者的审美情怀,涌动着鲜活的艺术生命,从而赋予美学理论以诗意化和艺术化的色彩。
通读全书很容易发现,大到框架体系、小到章节结构,都紧紧围绕艺术现象和审美经验进行。构成全书的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第一部分,诗性反思,艺术是什么的追问,重在艺术本体的探讨;第二部分,审美鉴赏,在艺林漫步中学会领略艺术美,重在艺术鉴赏规律的研究;第三部分,艺术感悟,审美开启了多彩的精神之窗,重在审美功效的探究。对这些问题的阐释,作者不是从形而上的角度,而是以审美经验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
作者在围绕审美经验进行诠释时,常常选取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艺术趣闻作为切入的角度,来引入本章要阐述的理论主旨。鉴赏篇中,作者就以文学史上唐代诗人顾况发现白居易创作才能的一段佳话为切入点,引出了“慧眼识艺术”,艺术欣赏要有“慧眼”、有“识”的能力,也就是懂得和掌握艺术欣赏规律的道理。同在鉴赏篇中,又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雅典王子忒修斯沿着阿里阿得娜线走出迷宫,救出14名童男童女的故事,作者借用这一故事把艺术比喻为一座迷宫,艺术形象就是探索艺术迷宫的“阿里阿得娜线”。从这一神话传说中,引出了艺术欣赏中的一个道理: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破译艺术家如何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把握了艺术形象,就会沿着“阿里阿得娜线”去探索艺术之宫的奥秘。在功能篇中,作者以南宋诗人翁卷的《舍外早梅》中“行遍江春未有梅,一花忽向暖枝开”描述的寻找盛开梅花的情景,形象地告诉人们:艺术欣赏同“寻梅”的审美活动一样,拥有正确审美观的人,才会寻找到艺术美的真谛,步入艺术欣赏的胜境。
作者在围绕审美经验进行阐发时,重在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使欣赏者在品评经典中接受理论的熏陶。全书涉猎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名作进行演示,还根据审美鉴赏的需要,精心选择了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如我国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西方现代派中的荒诞派戏剧《秃头歌女》、《椅子》,等等。看得出作者具有很强的经典意识,并以这种意识实现对读者的引领和熏陶:一方面,引领读者不由自主地了解经典、走进经典,在品读经典中使心灵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升。另一方面,让读者在解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理论观点,感悟有关文艺理论和鉴赏的道理。作为一部理论著作,必然会涉及某些理论问题,但本书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推演,就理论谈理论,也不以把理论观点硬塞给读者为目的,而是每每谈及理论问题,往往跟进相关的文艺现象。例如,在阐释亚理斯多德“一切艺术都是现实的摹仿”这一表现说时,让人们从《荷矛的战士》的英姿、《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得到领悟;在论述刘勰“为情而造文”这一表现说时,从《赋得古原草送别》、《枯木怪石图》中感受到这一学说的真谛;在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时,从小说《恶心》、《墙》中领略他的哲学言说……这种在阐释理论时通过作品来加深理解的做法,比之某些故作高深的庙堂之论,读起来似乎更容易接受,感到亲切。这样做,非但没有削弱理论的说服力,反而加强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纵观全书,作者以委婉、流畅和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所叙述的艺术现象,并在升华的叙述中使读者领悟欣赏的规律和艺术的美。看得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努力使美学理论走向诗化和审美化。应该说,作者的目的达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