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颜
加入时间: 2007/08/14 文章: 141
|
时间: 2009-9-10 周四, 上午2:57 标题: 台湾知名诗人余光中:把观众拉回来做读者 |
|
|
中新网9月9日电 台湾知名诗人余光中说,电脑与影视科技的发达,影响了阅读与书写活动,“读者”都变成了“观众”和“听众”,他一直想做的,是拉一些“观众”回来成为“读者”。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出专访,摘编如下:
余光中近年来俨然文化战将,毕业自外文系,研究西洋文学,在大学里教外文的他,却有“中文卫士”之誉。
两三年前,当时在任的陈水扁及台当局“教育部长”杜正胜误将“罄竹难书”理解成正面赞美的成语,遭到余光中反讽说,如果约定俗成的成语可以如此被误用,那么人们不就可以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等成语来形容自己的母亲?
余光中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长途电话访问时,以清晰的思维,不疾不徐的语调,畅谈捍卫华文之必要,以及他如何以一个甲子的时间,悠游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的“四度空间”………
出身外文捍卫华文
由于忧心台湾学生的华文能力每下愈况,余光中两年前连同张晓风等人在台湾临时发起组织“抢救国文教育联盟行动”,过后正式成立民间组织“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去年余光中以协会理事长的名誉向社会发声说,“中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台湾应该爱护的资产;语文教育如有偏差,无异于剥夺年轻一代的文化继承权,这是非常严重的事”。
余光中对当下华文发展最大的忧虑是什么?
他说,他和一群朋友之所以忧心华文的发展主要有几方面,首先,全世界的语文能力都在萎缩,这与这些年来的电脑化有关,因为大家书写的机会少了。
余光中说:“随着电脑与影视科技的发达,透过文字的书写活动已渐渐被影像媒体取代。现在的媒体跟过去不一样,‘读者’都变成了‘观众’和‘听众’,但是读者和‘观众’毕竟是不同的,观众是比较被动的,看电影、电视剧、甚至听于丹演讲,只是单纯的观众和听众;电视上有个故事在你面前展开,观众很自然的就接受了;但读者读一本书是有所参与的,借由文字细细体味文章,只有好好掌握了文字才能把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读得懂。因此怎样把年轻人拉回来做‘读者’是很重要的。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一直想做的,是拉一些‘观众’回来成为‘读者’。”
反讽的是,目前的现象是,要培养“读者”还必须靠电视,例如于丹在电视上讲《论语》,先将儒家学说普及化了,再将这些儒学的“听众”转为“读者”。
在地域上,余光中说,台湾近年来在政治上“去中国化”的影响下,华文更面临越来越退化的危机。他说: “不论政治如何,台海两岸毕竟同文同种,都是中华民族,这点是不能够否认的,不应该让政治影响语言和文化。”台湾前阵子修改一本高中必读教材《高中国文课程纲要》,其中一点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重由过去的65比35,大幅缩减为35比65,实在轻重倒置。因为新文学之兴起,至今不满百年,百分比不应超过数千年的古典文学。
另一方面,余光中也说,华文在书写上的日渐西化,也是教人心忧的一点,因为长此下去,会让华文变质。余光中说:“我的一群朋友,包括散文家思果一直都觉得,这些年来华文不像华文,华文太受翻译的干扰,变得过于西化了。许多时候丢弃了华文原本很好的说法不用,反而用西方的说法和写法,华文实在不应该跟着英文走。”
他说:“为了捍卫华文,有担当的政府应该采取主动,以行动来保障平面媒体能够普及。媒体如电视除了访问艺人之外,也应该协助推广文化,例如深入专访作家等,都有助于文化与语文的发展。”
在四度空间 悠游一甲子
余光中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多妻主义者”,他说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而这条线是用华文穿起的。
余光中近年来已被台湾艺文界尊称为“诗翁”,他创作的诗歌超过一千余首。但提起余光中,许多人都会立刻联想到他的名篇《乡愁》。的确,在诗人超过一个甲子的创作生涯中,最流行,最多人懂,传遍华人世界的作品是《乡愁》,人们甚至因而称余光中为“乡愁诗人”。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已谱成20多种歌曲
《乡愁》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诗人说,至今他的所有诗作中,最流行的始终是这首。1992年余光中首次到大陆,有人告诉他,199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人唱谱成曲的《乡愁》,之后这首诗又收入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余光中说,这些年,有不同作曲者将《乡愁》谱成20多种歌曲。
余光中说:“其实我写过很多关于乡愁题材的诗,《乡愁》只是其中一首,它之所以这么流行,那么受读者喜爱,除了许多读者有情感上的认同,还因为这首诗的诗歌语言单纯,顺口好记,只要背一段,四段都能背,而且这首诗也很容易谱曲。”
诗人说,《乡愁》应该是写于1971年,那时候,海峡两岸尚未开放,两岸人民不相往来,当时台湾人想要回大陆探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而且那时大陆又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都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大陆去,他是在十分绝望的情况下写了《乡愁》这首诗。
余光中说,对他而言,乡愁并不仅是地理的,也是文化的,历史的。他一生诗作中亲情、爱情、友情、怀古等各种感情都写过,一些咏古今人物的作品为数也很多,甚至同样的人物题咏再三者也不少,例如屈原写了6篇、李白写了4篇、苏轼和甘地各写3篇。
“四度空间”以华文联系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也写评论,仅在台湾出版的著作就有约50种。写作之外,余光中也从事翻译,在翻译上亦有建树,最广为人知,影响最明显的译作是美国传记小说家伊尔文•史东(Irving Stone)原著的《梵高传》。此外,余光中早年即将王尔德戏剧引介给华文读者,翻译过的王尔德戏剧包括《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这些译作目前仍然是市面上王尔德戏剧中文版较重要的版本。
余光中既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多妻主义者”,又说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说到这些年悠游“四度空间”的感受,余光中说,不论是写诗、散文、评论或是翻译都是由华文这条线穿起。他以华文写诗、散文和评论,将英文翻译成华文,这些全基于对华文的热爱。他说,“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好处是,不想写诗的时候可以写散文;从事翻译的好处是,不想创作的时候,可以随时提笔翻译。
持续创作至今
许多作家到了晚年都已停笔或是减少创作,但年过80的余光中,创作不但持续至今,而且源源不断。新加坡青年书局两个月前出版的《余光中选集》就收录了他写于60岁至80岁的新诗、散文和评论。
余光中曾说:“我这一生,自从写诗以来,只要一连三月无诗,就自觉已非诗人。”去年,台湾文艺界为余光中举办八十大寿贺寿会,九歌出版社还特意为他出版三本新书,分别为新诗集《藕神》、近十年的文学评论选集《举杯向天笑》以及翻译王尔德的剧本《不要紧的女人》,从三方面展现他近年的创作成果。
余光中的第一本诗集为《舟子的悲歌》,新诗集《藕神》则是他的第十九本诗集。余光中说,新诗集取名《藕神》是为了纪念词人李清照。余光中说,他一向来很喜欢李清照的作品,而山东大明湖畔李清照的纪念祠便取名藕神祠。《藕神》在题材上以咏人为主,书中的六七十首诗,除了以李清照入诗,还写屈原、杜甫、仇英、傅抱石、王攀元、刘国松、董阳孜、江碧波、杨惠姗、王侠军、唯弦、李元洛、杜十三、林彧、萧邦等。评论选集《举杯向天笑》则取自李白的“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刚刚过去的暑假,诗人还一口气翻译了英国诗人济慈两首长达千余行的长诗,其中一首叙事诗长700多行,另一首长400余行。
太太是读者与旅伴
余光中与太太范我存是文坛中著名的恩爱夫妻,夫妻俩经常携手出席各种文化活动,在余光中的作品中,也常会读出范我存的影子。在余光中心里,范我存既是妻子,也是个能够谈诗论艺,相濡以沫的知音。
诗人说,他与范我存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第一次读到英文原著的《梵高传》即是太太的藏书。翻译这本传记时,他将译文写出来再进行修改,再将初稿给当时的女友范我存看,范我存则一个字一个字的加以抄正。这数十年来,范我存一直还是余光中的第一个读者。
余光中说,他们夫妇还有个共同爱好是旅游,到了国外旅行时经常租车自助旅游。他说:”我们到欧洲时,就是租了车,买一张地图,由我开车,太太看地图,就这样一路自助游山玩水。”
写于1992年底的《风筝怨》即是余光中写给太太范我存的诗作,当时诗人先在英国巡回演讲、朗诵,继而去香港担任新亚书院访问学人,一连在外两个月,非常想家,于是写此诗寄给太太,把自己比喻为一只风筝……
《风筝怨》
只因有你在地上牵线
才能放我到天外飘浮
这样的一念相牵,鸟所不见……
沿着袅长的北纬或东经
彼端的一提一引,即便是最轻
都会传到脆薄的游魂
云上孤飞的冷梦,何时醒呢?
风太劲了,这颗紧绷的心
正在倒数着归期,只等
你在千里外收线,一寸一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