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shige.cc
·
名誉站长:
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自动登录
注册
登录/短信
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李海洲 好人的方向:现代城市隐者的生活诗经——序刘清泉诗集《倒退》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大江
加入时间: 2009/08/11
文章: 70
时间: 2010-5-04 周二, 上午7:43
标题: 李海洲 好人的方向:现代城市隐者的生活诗经——序刘清泉诗集《倒退》
1:
1990年的重庆或者中国,满天下都堵满了用汉字填空和做梦的青年。那实在是一个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都一清二白的年代,更是一个凭借两三句诗就可以偷香窃玉的年代。那一年的风中行走着乳香和书卷味,那一年我16岁,在一所职业高中读书、学习打算盘和勾画丁字形账户;更多的时候,是在课堂上走神、读包括《史记》在内的各种闲书、在街头玩板砖和用眼睛斜斜地盯人;并干着各种企图以文字混取天下的勾当和梦想。毫无办法,16岁的李海洲就是以这样一个小坏蛋的形象横空出世的。还好,在1990年,另一个或者说另一群貌似温文儒雅以刘清泉为代表的人,就要赶在这个夏天到来之前和他接头,他们用的暗号是诗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诗歌就像各路好汉秘藏于腰间的武器。在沙坪坝文化馆一间狭长的灯光灰暗的屋子里,每周三都在举行与文学有关的沙龙集会。那时我正扭捏而低级地模仿着伟大的泰戈尔,把一些叫做散文诗的东西运到沙龙的小报上混三块钱左右的纸币,就是这些文字,却在某个下午进入了大学生诗人刘清泉的近视眼框内,导致他笔如狂澜旁征博引地写下一篇关于我散文诗的评论。看到评论的那个夜晚我拿着报纸激动地在房间里冲来冲去,像一头长翅膀的老虎——这是第一篇关于我的评论,让我不安的是评论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名和术语对我来说如同天书。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因为这篇文章,这座城市在未来日子里两位性格相异而又互相珍惜的诗人终于完成了历史性的见面。
那个夜晚的沙龙上,刘清泉红着他校徽一样的脸,叼着烟卷安静而腼腆地坐在我面前,这个镜头非常诗意地出现在我任何时候的记忆里。那是一个空气中充满眩晕的夜晚,沙龙结束后,刘清泉像拐骗儿童一样直接把我领到重庆师大黑漆漆的操场边大师般坐下来,开始了滔滔不绝的文字较量。当劣质烟卷快要把天空和诗歌烧亮的时候,两个对文学明天心怀不轨的孩子从此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豪不夸张地说,这个见面意味着这座城市从此多了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而少了一个在青春期打架斗殴的小坏蛋。
是刘清泉,直接把这个小坏蛋带到了一个充满诗酒年华和剑胆豪情的年代,那个年代注定要让一群人过早地怀旧并且老去。在当时已经是大学讲师的吴向阳那间八平方米的狗窝;或者就直接在刘清泉位于男一舍那间经常弥漫着汗臭的寝室:白勇、何房子、谢详林、王仕勇、沈念蓉、谢世康以及流窜到重庆的各种行色的诗人都在这里等我,他们要带上一个少年,让他开始在文字中打家劫舍的生活。那个年代只有诗歌、友情和酒;那个年代的朋友是想想就感觉温暖的老朋友。作为他们最小的兄弟,我享受过太多的恩宠和照顾。正如刘清泉后来所说:这是一群以诗歌的名义集合在一起的兄弟,无论离得多远,血脉都会相互照耀。
我之所以要这样奇怪地开始这篇序言,是源于我和刘清泉多年如一日的兄弟感情,更是源于清泉为人为诗对我的持续影响。我想说的是:这个腼腆着像隐者一般的诗人,不仅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诗歌炼气士,更是一个具有宽容心态的兄长。
2:
很多年了,刘清泉始终像一根瘦削而坚硬的老豇豆一样穿行在重庆师大的露水和月光里。读书、上班、写作、结婚、带孩子和青春转圈,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完成。校园里的花朵和建筑总是风月常变波澜日异,唯一气定神闲的是刘清泉恒久不变的生活和诗歌态度,这种态度里包括了自由、独特、与世无争以及旁若无人。他总是显得那么安静和淡泊,像一个停止的镜头,更像一个人淡如菊的隐者。有时候他会在堆满书籍的墙边朗诵:我看见人们带着最习惯的笑容/在低凹处安睡,在梦里一路狂奔/风挤开了通途,而你习惯了失去(《热爱》)。
除了和一些同谋者的诗酒交欢,刘清泉大多的时间都呆在书斋或键盘前,手持梦想地修身养性以诗歌为天下。在形式上,他离这座城市永远保持着一首诗的距离,这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在内心坚持骄傲而伟岸的思想,在外表与生活随遇而安甚至擦身而过。
这是一个典型的风清云淡的人,在刘清泉眼里,是朋友就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都应该宽容相待;是诗歌就没有主流和非主流、官方和民间之别——但必须有独特的方向。而他基本是不参加诗歌集会和作协活动的,这些事情于他而言实在有些消磨光阴,还不如在家带着孩子低声朗诵唐诗来得惬意。有人曾经怀疑:如果有什么组织要颁给他一个文学奖,那会在骨子里污蔑了这个优秀文人骨子里的清高。
那么,你是否已经看见陶渊明清晰的背影和刘清泉贴切地结合在一起。他就是一个现代隐者,一个城市生活里注定要独特写作终身的影子战士:热爱着书卷、诗歌、朋友,他要与这个纷繁混乱的城市和世俗划地为牢、独立成章。
中国人对隐者的理解一般是不问世事、在山里种点花喂点鸡什么的。在我看来,所谓“归隐”,其实大多数是有了情绪或者有了黄金就从现实生活里逃离,这里面充满了太多不负责任的因素。与之大相径庭的是:刘清泉是天生的隐者,更是传统意义中的“大隐”,他隐于繁华斑驳的大都市、隐于随遇而安的生活、隐于自己一颗宽容博大的内心。除了那些他留给未来的锦绣诗篇和文字,很少有人能真正走进这个诗人的内心:我的智商绝对不够高/只记得一声稍长,一声渐短/——我喊了两声,这个孤独的世界就多了/两个同伴(《八月的最后一个细节》)。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与清泉腼腆个性和隐者生活不相关的是,他瘦弱的身躯里还埋着一个铁肩担道义的江湖。作为大学里的诗歌先行者,每年都有写诗的孩子受到过他经济、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在出版受限制的激情年代,承担被查封民间诗报责任和写狗屁检查的人必然是他;而任何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他会让你想到一个离开我们很多年的名字:雷峰、或者宋江。但你基本没有听到过刘清泉对任何人发出过抱怨——即使伤害过他的人。他天真地认为:写诗的人都是善良的。
实际上,这是一个身兼好人、隐者、诗人多重身份的古人,他不需要横刀天下的霸气,他只是以实际行动让你看到:中国传统文人的优良品质和现当代文人缺少的宽阔胸怀。
与包括竹林七贤在内的旧时代文人不同的还有:拥有多重身份的刘清泉又是羞涩的——你无法想象一个男人可以笑得像他那么害羞。事实证明,能够拥有这样笑容的男人不仅拥有充满清澈诗意的内心,更是值得朋友和兄弟真诚托付的。在九十年代中期,清泉留校任教而我怀揣霜刃进入军旅,在我离开重庆的时间段:清泉每周都会去我家里帮我弟弟温补功课、用他比笑容更害羞的酒量陪我父亲黄昏小酌、并带着几分酒意和诗意在我曾经用过的写字台上给我写信……这实在是一个曼妙无比的镜头。在我当兵的三年里,清泉的书信每周都会准点来敲我的门窗,尤其是在我感情黑暗青春躁动的1995年,清泉曾经给我写来一封让我读了之后泪流满面的八千字长信,在信里:他谈到男人的心脏、责任、承担和我们共同的理想……事实上,这就是你无法想象的两个男人之间伟大而恒远的友谊。
3:
这就是刘清泉,一个拥有诗品和人品双重魅力的古人,一个具有前朝遗风的诗歌进士——尽管他是那么腼腆和羞涩,但在这个以胡搅蛮缠和勾心斗角著称的当下诗坛,像他这样具有名士风度而又不问功利的诗人实在太少。所以他必须做一个隐者,从思想上和灵魂上将自己和世俗区别开来。
与北大醉鬼孔庆东谈到臧棣时所说的“忍受”论不同,面对这个泥沙混杂、诗棍遍布的时代,藏棣们的选择是周旋其间,而刘清泉的选择是关门闭户不相往来,甚至多年写作而不发表诗歌。这是两种相反的但又同样痛苦和伟大的选择。
所以说,在中国更年青一代的诗人里,刘清泉总是被隐藏得最深的一个。但我们知道:这样的隐藏是暂时的,道理很简单,你见过陶潜被隐藏吗?你见过卡夫卡被遮蔽吗?但仅仅是外界遮蔽还不够,刘清泉还在增加这种被遮蔽的速度:
我试着让自己慢下来,这才发现/风生水起,物是人非,唯有一粒米种在/人缝里,秋收过后,兀自发出壮硕的芽(《慢》)。实际上,我更愿意把这首诗理解为一种对待诗歌的严肃态度。尽管拥有许多年独特而公认的写作,但诗人刘清泉也许还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他还将继续在名利之外和文字之内隐藏或潜伏下去,一直到时光多次老去而他的诗歌依然年轻。正如刘清泉这部诗集的名字:《倒退》。你可以将之理解为对时代或时间的貌似消极的拱手相让,但更应该理解的是:这不是真正的倒退,这样的倒退其实是对再次前进的一次蓄势待发;这样的倒退实际上是搏尔赫斯对命运乖张需要镜子的自省;是对写作的重新开始和对堡垒的再次精神构建,道理很简单,没有倒退当然就无前进可言——这是生活和诗歌的禅意,也是一个诗人对包括理想、生活、诗技在内的严肃态度。
以隐者的身份来坐看云起,让所有的生活带上禅意般地云落。这起落之间传递出的,是刘清泉水纹一样的心镜。正如他借用时令在《夏天起于何时》中告诉我们:并非循序渐进。温度一夜之间/暴涨十度……而我/只是坐下来、鼓掌、默默点头……无论万事万物还是飞花落叶,在刘清泉看来都如出一辙,这种宠辱不惊的境界其实应该送给周作人,知堂老僧在“下水”前渴望拥有的就是这样的状态,遗憾的是他终于因为暗杀和生活的拖累而晚节不保。
所以,诗人在物质上的过多欲望往往会成为前进路上的暗器。在这方面,刘清泉的隐者风度传递给我们的,其实已经不只是诗歌精神那么简单,他还应该与生活哲学、道德观、传统的坚守等等有很大联系。
作为隐者,刘清泉并不是脱离社会气场的,也并不是采点菊花插在娘子头上、养一群野鸡炖点鸡汤、闲时涂划点山水诗消遣块垒的传统文人。在他骨子里,隐者只是一种将自己的优秀区别于淤泥的一种方式,一种天性的生活态度。但这绝不是故步自封,究其内心,刘清泉对所有的事物都持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与关怀,并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其中。从这个角度而言,刘清泉已经暗合了艾略特“诗人必须越来越包罗万象”的论断。
4:
关于刘清泉的诗歌写作,多年以来一直是众多朋友们讨论的重点,因为这是一个在骨子里自负到了极点而在外表永远谦虚甚至谦卑的诗人。对于所有的批评和诗艺上的责难,刘清泉都会照单签收。但请你放心,所有的批评对他都毫无用处,他绝对不会听你的,他永远只干一件事:按照自己认定的思路和方向写作,不受到任何人的影响。与老莽汉诗人马松“老子手痒,想写”的诗观形成妙趣横生对应的是,刘清泉表现出来的观点更简单更直接,那就是:老子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关卿鸟事。
这就是境界:当所有的人都不能影响自己的时候,写作已不需要方向,因为自己就是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只有在这样的命题下,才会产生真正的高手和大师。而语言有自己独特的向度、诗人有自己独立和唯一的表达,则是刘清泉作品呈现给我们的主题。
所以,刘清泉的诗歌无论从题材还是叙述、用词方式,根本就没有什么古格和禁忌可言。至于谁要是和他谈论诗歌风格可能会引来他内心的嘲笑和藐视,因为刘清泉简直就是一个没有风格的诗人:口语、冷叙述、抒情……在他大量的诗歌写作中,所有的风格都是他的风格,所有的风格又不是他的风格。这样的说法不仅解构着 “形而上”,并且可以使写作中的人更快更准确地抵达事物的内核。比如刘清泉在《火车》中多方式的表达,有纯粹的抒情如:火车提速了/火车开过我的身体,比以前早/村庄消失得更快/气氛更紧张……还有调皮的口语如:似乎还有汽笛在朗诵:/“火车的火,火车的车……”。你会感到奇怪,会怀疑他突然打破整体结构的诗句到底是机智还是愚钝。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在《夏天,一次转身》里,他会故意把诗句人为地排列成“豆腐块般”的整齐状;而在《接到妹妹的短信》中,却又布满了:“嘻嘻,你猜”/“嘿嘿,笨笨”之类看似毫无深意的搞怪口水话。实际上,这样的写作对于一个成熟诗人来说是一种颠覆,更是一种危险,基本上没有诗人敢于这样去以身试法。但刘清泉却偏要这样干,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这个隐者诗人骨子里对自己写作严重自信的表现,他是要告诉读者和同谋:任何方式任何语言任何题材都会产生好诗。这个时候,我们终于发现,诗人刘清泉已经不是隐者,而是一个身兼各种流派武功绝学的来路不明的侠客。只是,这个侠客是谦逊而温和的。
与此同时,和包括海子在内的对许多词语有固定偏向的诗人不同。仔细阅读刘清泉的诗歌,你会发现他没有对个词的偏爱,甚至不会过于热爱某些词、词系和意象。有的只是他对词语的使用洁癖,词语和词语之间是有秘密有速度感的,更是会嗑磕碰碰的,而刘清泉正确地找到了它们的关系和平衡点,并用他的诗歌证明一个将会常识般被忽略的观点:词语和意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之别。正因为如此,在像刘清泉般的高手笔下:诗歌文本上的真正自由终于得到了体现,他们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去写出任何一首好诗。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诗人刘清泉当然有理由更好地从他的角度切入生活。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各种技术上的控制和发挥,至于生活的渺小与伟大,则交给了诗歌里潜藏着的特质各异的思想。
更多的论者已经发现,刘清泉的诗歌总是和他的生活经验、个体独特观察有关。他热衷的写作方式大多是从一些意料不到的小事物开始,并以看似不经意的方式把你带到另一种向度里去。在《本来想写一篇论文》的诗中他这样说到:而论文正是那座空空的操场/一穷二白 什么也不生长……绝妙的比喻已经使你体会到了对所谓学术的反讽,但语多歧意,他其实还同时暗喻了孤独的爱情。有的时候清泉也会玩一些举轻若重的花招,一首叫《沿着》的诗很是智慧:你说,这里属于唐山,从前发生过强震/现在的状态不过是微醉。下一步——/要让重庆也土崩瓦解,让那不善饮的人倒海翻江……这就是让思想和诗意有机地结合然后剥离的典范,这样绝妙而杀机暗藏的写作正好代表了隐者的诗歌追求。
5:
在重庆师大某个简陋办公室的窗口眺望社会和中国,刘清泉笔下的万事万物都在光辉灿烂或者黯然销魂。
尽管有的时候,刘清泉的内心是孤独甚至充满灰色的。他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坚持的方向,但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笔和梦想去把这个方向变得越来越清晰。
人间烟火和仙风道骨同时纠葛着他,他也感到生命“像军队在裁员”。但刘清泉并不因为隐居而消极于现代生活,他只是以一种跳出三界外的平静心态在思考《什么与生活无关》:此刻,大部分生命都未醒来/只有一点点痛,触碰的惊慌,让我疑惑/——什么,和生活无关?……这就是一个现代有责任感的、充满思辩况味的隐者状态。
生活淡如烟云而充满了独特的味道,也许只有刘清泉这样的人,才会在孩子已经上小学的年龄段保持《天天恋爱》的状态:天天是一个人,天天守着故土/靠恋爱撑起无数幻觉,又用幻觉折腾爱/像纸糊的窗户扛住了狂风,经历/越曲折越重大;越高,越轻,越寂静……
这就是隐于生活的刘清泉带给我们的超越生活之上的诗经,也是他带给这个时代的一种超然于外而又相融于内的写作可能。而我知道,这样的人是没有故乡的:因为在精神和现实生活中,对一个隐者而言,天下的任何地方都是他诗意的故乡。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第
1
页,共
1
页
论坛转跳:
选择一个论坛
【诗网荐读区】本区主要登载推荐作品,如果您要发表作品,请在自...
----------------
原创诗作
驻站诗人
当代诗话
诗坛快讯
【自由原创区】本区为开放式的诗歌创作交流平台,欢迎您在本区的...
----------------
新诗发表
当代诗人
诗文博谈
诗界动向
【早期专栏区】本区早年曾经开发成诗网的专栏区,为诗歌创作发挥...
----------------
诗网集萃
诗作专栏
诗观纵横
当代诗潮
现代诗坛
古典诗坛
外国诗坛
【早期资料馆】本区早年曾经开发成诗网的诗歌资料馆,现保留为怀...
----------------
诗歌理论
诗歌历史
诗歌流派
诗歌评介
古典诗文
域外纵横
综合资料
【诗刊编辑部】《网络诗人》《时代》《信息主义》《名家》和《橄...
----------------
期刊发行
站务公告
投稿事宜
读者来信
【链接总目录】友情链接网页服务导航
----------------
网址提交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
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