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向明:读闻一多新诗处女作「西岸」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大江



加入时间: 2009/08/11
文章: 70

文章时间: 2010-5-04 周二, 上午7:47    标题: 向明:读闻一多新诗处女作「西岸」 引用回复

  向明:五四诗人闻一多
  ——读他的新诗处女作「西岸」
  
  闻一多是早年一位最有建树,也是一位争议最多的人物。当年由于他坚持主张新诗应有一种新格律来维持自由诗的秩序,不至肆意乱来,因而发明了一种具建筑美的诗体。认为新诗仍应有「节」的匀称和「句」的整斉。这种段落及字数整齐方正的诗,后来一直到而今,被人讽刺他为「豆腐干体」诗人。大陆上则一直称他为一位「爱国诗人」,这固然是由于他后来因参加政治活动,莫明其妙的被暗杀死掉有关,但他的爱国行为实际是因他在当学生时,曾参与五四运动,作过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因之我直接称他为「五四诗人」,也不为过。五四运动确实是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起因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懦弱无能,任令一次大战后举行的巴黎和会,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举行分赃会议,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势利范围,把德国在我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让给日本。而日本对我国的廿一条不平等条约,又借口不在会议讨论范围内置之不理,北洋政府除了妥协任这些强权宰割外,毫无反抗作为。因之北京各大学的学生在五月四日那天,齐集天安门,向东交民巷的各国公使交涉,并举行沿街游行,大声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并火烧北洋军阀总督曹汝霖在赵家楼的公馆。五四的第二天清晨,清华大学饭厅门口,发现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宋朝岳飞的「满江红」三个大字,好多人都围过来观看,猜谁在这个时候还敢怒发冲冠,不要脑袋。这时闻一多站出来说「那是我干的」。于是学生马上成立代表团,由他担任文宣。1920年七月「清华文学社」成立,他在「清华周刊」上首次发表他的新诗,从此不再写旧体诗,一生都以新诗的写作和改造为职志。

  闻一多首次发表的新诗处女作题名《西岸》,共七十八行,分为七段,后来收在他的第一本诗集「红烛」之中。这是一首非常重要的诗,却是从来不被重视的诗,因为闻一多出现的话题太多了,就诗的这一区块而言,他和新月社的关系,他和徐志摩的暗中较劲,还有他那首「豆腐干体」诗《死水》的出色,在在都会把他初试啼声的作品淹没掉。其实所有诗人的处女作都最珍贵,最真实,最能看出他是否能成一个大诗人所具的潜能。俗话说「人看即小,马看蹄爪」,由小窥大,应是可信的经验法则。现将《西岸》的前后两段摘出,待我们找出这首闻氏处女作的价值所在:

  西 岸
  He has a lusty spring, when fancy clear
  Takes in all beauty within an easy span
  ——Keats

  他有一个快乐的春天, 使得清晰的想象力

  只需那么安适的一弹指, 将美尽收眼底

  一

  这里是一道河, 一道大河
  宽无边, 深无底
  四季里风姨巡遍世界
  便回到河上来休息
  满天糊着无涯的苦雾
  压着满河无期的死睡
  河岸下侧睡着, 河岸上
  反倒起了不断的波澜
  啊!卷走了多少的痛苦!
  淘尽了多少的欣欢!
  多少心被羞愧才鞭驯,
  一转眼被虚荣又煽癫!
  鞭下去,煽起来,
  又莫非是金钱的买卖,
  黑夜哄着聋瞎的人马,
  前潮刷走,后潮又挟回,
  没有真、没有美、没有善,
  更那里去找光明来!

  这首闻一多初生的新诗,开篇即引用了十九世纪英国浪漫派大师约翰、济慈(John Keats)的名诗《人生四季》中,对春天赞颂的前两句,足见他对这首诗的经营方向,己有一定的腹稿。在那新诗刚刚引进的早期,在诗前引用外国诗句作楔子,也是非常新鲜的。这首诗我初读并没太大的印象,只觉得就一个初从旧诗转变过来写新诗的人而言,真是非常不易。可说要澈底放弃旧诗语言的习惯框架,而作前所未曾有过的,自由而不逾举的全新文字安排,是一很大的挑战。即使快九十年后的今天新诗写手,也无如此掌控语言的能力。当然他这诗中仍残留有旧诗的影子,譬如很多的对仗句,及只有旧诗才有的语汇,譬如风姨、苦雾、鞭驯、煽癫、欣欢等压缩过后的现在看来怪异的名词或动名词。但不可否认的是,苟无曾经有过丰富的旧诗的修养,要平地起新诗的高楼也难。闻一多自小就受旧诗词熏陶,且爱剪纸艺术,这些美学修养都有助他改变诗路的力道。

  七

  也有人相信他, 他还讲道:
  "西岸地岂是为东岸人?
  若不然,为什么要划开
  一道河,这样宽又深?
  有人讲:「河太宽, 雾正密,
  找条陆道过去多么稳!”
  还有人明晓得道儿
  只这一条, 单恨生来错一一
  难道学那些鸟儿飞着渡,
  难道学那些鱼儿划着过,
  却总都怕说得:「撘小桥,
  穿过岛, 走着过!」为什么?

  这首诗虽分成七段,但段与段之间虽「断」,但意仍「不断」的在完成一个庞大的隐喻。从整首诗的叙述结构去看,诗的脉络背景是在暗示他当时所处的民初那个时代,满清的昏瞶阴影仍未消除,野心的外敌随时想侵凌这古旧却富足的中国,造成国内军阀割据,盗贼四起,民聊生,有良心的知识分子,莫不忧心这黑暗的日子要如何渡过,憧憬中的光明何时才得降临。诗以一水中分,形成河的东西两岸来象征黑暗与光明的对峙,更是困居与解脱的挣扎所在。诗既命名《西岸》,这是他相对于自己在东方(我们是东方人),而对西方的想望,憧憬与猜度所形成的情意结。他在诗的第二段说,「呵!这东岸的黑暗恰是那/西岸的光明的影子」,他是为寻找那光明的影子而响往西岸。他深知自己所在的东岸,是「满河无期的死睡/撑着满天无涯的雾幕」(第三段首两句),虽然响往的西岸他从未见过,但他心里感知「有时他忽见浓雾变得/绯样薄,在风翅上荡漾」,而且释出金光,有一座仙境样的小岛浮在中央(第四段)。有时那仙境却「鸳鸯睡了,鱼龙退了/满河一片凄凉/恶雾瞪着死水/一切又同从前一样。」(第五段)总之,人类立足的最本质的恐惧和希望,不停的在他的脑子里作天人交战。而且由于他这一会儿「见着的是小岛」一会儿「猜着的是岸西」,他在诗中自很多人「不笑他发狂,便骂他造谣」(第六段)。

  我们知道闻一多先生最出名的一首诗就是《死水》,这绝不是巧合,也不是无意中取下的名字,实在是在这首初出道的新诗中就己经写出「恶雾瞪着死水」了。在他的脑海里,当时的中国处境根本就是「一潭死水」,「这是一潭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在《死水》一诗中他不断的强调他这种绝望的观点,他对当时国民政府治理的国家极为不满。所以我要说,他的处女作《西岸》并不简单,事实上己经埋下他以后激烈行为的火种。须知《死水》是《西岸》发表八年后才出版的作品(《西岸》1920,《死水》1928)。在这期间,闻一多终于在1922年去了他爱恨交织的西方列强代表国---美国,完成了他到西岸的美梦。当然他不是「鸟儿飞着过」,也并非「鱼儿划着过」,而是坐海轮,穿过日本岛而去的。他在芝加哥美术学院学绘画,同时也在柯罗拉多大学研究文学和戏剧。1925年他提前完成学业回国担任北京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的教务长,一面教学一面写诗作画,并开始治印。他自己的诗集《死水》,徐志摩的诗集《落叶》《猛虎集》,这些书的封面都是他设计绘制;清华年刊中,他写的李白少年时代的《梦笔生花》故事,十二幅插图亦是他的杰作。他也曾为潘光旦所写的《冯小青》一书设计封面,并作插画《对镜》(见图),这幅画生动地表现了悲剧少女的变态心理,八十年前这幅画即为我国现代绘画中难得的珍品。这样看来他想方设计到他憎恶却又响往的《西岸》去,其实是去取经,是去探西方文化的究竟。他在家书中说「我乃有国之民,我有五千年之歴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彼美国人者?将谓吾国人不能制杀人之枪炮,遂不若彼之光明磊落乎?」闻一多有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国家,爱他的同胞手足。在他的生命歴程中始终有一条脉络分明的主线,即是明确的主张艺术为人生,艺术为改造社会,以艺术作救国的理念。他这首《西岸》在对「五四」愤怒和向西方取经的矛盾冲突间诞生,亦应作如是观。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当代诗话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