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一
加入时间: 2007/02/09 文章: 104
|
时间: 2007-8-06 周一, 上午11:30 标题: 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普利策奖 |
|
|
创立美国新闻界最负盛名并以其名字命名的奖赏,是美国历史上最光灿夺目的新闻界人物之一约瑟夫·普利策 (Joseph Pulitzer)。他对美国新闻界的影响大大早于其遗嘱中所设立的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然而该奖赏意味着,他对美国新闻报道的影响至今仍可感受到。
十九世纪后期,约瑟夫·普利策作为美国新闻界的典范脱颍而出。他出生于匈牙利,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是最有能耐的报纸出版商;还是个反对不诚实政府的热情洋溢的斗士;一个勇猛如鹰的竞争对手;在发行领域的竞争中,决不放弃制造轰动新闻的手法;他同时还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这极大地丰富了他从事的职业的内涵。他在《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 和《圣路易斯邮报》(St. Louis Post-Dispatch)的创新精神重塑了报纸媒体的面貌。普利策是第一个号召在大学里设立新闻学院培养记者的人。当然,普利策奖对新闻学、文学、音乐和戏剧的持久影响力,也应归功于他富有预见的敏锐。
普利策于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的马科。他是一个出身于马扎尔 -犹太人(Magyar-Jewish) 的富有粮食商人和笃信罗马天主教的德国母亲的儿子。老普利策在布达佩斯退休。约瑟夫在该地私立学校和私人教师的教育下长大成人。17岁的普利策桀傲不驯,这个身高两米的瘦长年轻人决定 参军,试图分别应征加入奥地利陆军、拿破仑驻扎在墨西哥的外国军团,和驻扎在印度的英国陆军,结果却因视力不佳和身体虚弱而遭到拒绝。这种状况一直困扰了他的一生。然而他在德国的汉堡却遇到了一位为了得到赏金而为美国联邦政府陆军征兵的人,并被招募为一个应征入伍者的替补,这在内战时期征兵制度所允许的。他在波士顿开了小差,据说他游到了岸边,决心要把入伍的赏金归自己所有,而不是留给那个代理人。普利策取到赏金,在林肯骑兵队(Lincoln Cavalry) 干了一年,这对他很合适,因为在这个部队里有许多德国人。他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和法语,却不太懂英语。后来他一路打工来到了圣路易斯,在干一些诸如赶骡子、行李员、侍者等零工的同时,他一头扎进圣路易斯的商业图书馆 (Mercantile Library),学习英语和法律。他事业的最大转机很独特地发生在图书馆的棋艺室里。在观看两位常客弈棋的时候,他对一步棋的精辟论断使弈棋者大为震惊,并和他聊了起来。这两位弈者是一家德语大报《西方邮报》(Westliche Post)的编辑,他们给了他一份工作。4年之后的1872年,被称誉为一个不知疲倦、有前途的记者,年轻的普利策自濒于倒闭的报社老板获得报社控股权。 25岁时,普利策成为一个出版商,此后一系列精明的商务决策,使他在1878年时成为《圣路易斯邮报》的老板,以一个前途辉煌的人物出现在新闻界。
同年早些时候,他和一位名叫凯特·戴维斯(Kate Davis)的华盛顿社会名流女士在新教圣公会教堂 (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 结了婚。曾经是圣路易斯贫民区大街上的流浪汉,并被奚落为“犹太小子乔依”(Joey the Jew)的匈牙利移民小伙子,完全脱胎换骨了。如今他成了美国公民,作为一个演说家、作家和编辑,出乎寻常地精通英语。他衣着考究,留着漂亮的红褐色胡子,带着夹鼻眼镜,很快就融入圣路易斯的上流社会,享受着华丽聚会上翩翩舞姿和园林中骑马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在他执掌《圣路易斯邮报》后便嘎然中止了。詹姆斯·怀曼·巴雷特(James Wyman Barrett),《纽约世界报》的最后一任城市版编辑在他撰写的传记《约瑟夫·普利策和他的世界》(Joseph Pulitzer and His World) 一书中,这样描述了普利策在执掌《邮报》时的情景,“从清晨伏案直到午夜甚至更晚,对报社的一切均事必躬亲”。为了能让公众接受他的报纸是他们最好的捍卫者这样一个理念,普利策大肆刊发调查性文章和社论,攻击政府腐败行为、富人偷漏税和赌徒。这种平民主义的诉求颇为奏效,发行量攀升,报纸兴旺。如果普利策知道在他此后设立的普利策奖体系中,新闻奖里的奖项更多的是给予那些揭露腐败的文章,而不是其他主题,他会感到欣慰。
普利策对报社的拚命三郎式的工作方法使他付出了代价,他的健康受到损害。随着视力下降,普利策和妻子于1883年去纽约,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乘船赴欧休假。然而他没有在纽约上船,而固执己见会见了金融家杰伊·古尔德1(Jay Gould),与他谈判收购正面临财政困境的《纽约世界报》事宜。普利策不顾严重的健康状况,又全身心的投入到寻找报纸的出路上,最终为《世界报》社论方针、内容和版面带来了巴雷特称之为“单枪匹马的革命”的变化。他采用了一些曾提高《邮报》发行量的技巧,反对政府和商界的腐败行为,新闻专栏充满着大量的耸人听闻的特写,并首次采用大量插图,刊登新闻噱头。在其中一次极为成功的推销中,《世界报》自其订阅者募集捐款,为在纽约港入口处搭建一个台基,以使困在法国等待装船的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有个安放之处。
这一措施效果甚佳。在此后的10年里,《世界报》所有版本的发行量攀升至 60多万份,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但出乎意料,普利策本人却在发行量的大战中成了牺牲品。《太阳报》 (The Sun) 的出版人查尔斯·安德森·达纳 (Charles Anderson Dana)由于《世界报》的获胜而大受挫折,便开始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说他是“一个不承认自己种族和信仰的犹太人”。这一持续的攻击就是要让纽约的犹太人疏远《世界报》。普利策的健康在这一灾难中愈加衰弱。1890年43岁时,他退出了《世界报》的编辑岗位,从此再未回到过编辑部。他几乎完全失明,在极度的消沉中又患上了一种痛苦的对噪音极为敏感的病。他出国苦苦寻求良医,却一无所获。在此后的20年里,他基本上把自己关在他称之为隔音的“地窖” 里,在他的“自由号”(Liberty) 游艇上,在位于缅因州巴港(Bar Harbor, Maine)他的度假圣地“静塔“(Tower of Silence) 中,以及他的纽约私邸里。
在那些年月里,普利策虽然出访频繁,但他却成功地密切控制着他的报纸编辑与业务的发展方向。在1896年至1898年期间,普利策卷入了一场与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领导的《日报》(Journal)的激烈发行大战。两报几乎无节制地刊登耸人听闻或是胡编乱造的新闻报道。在古巴人反对西班牙人的统治中,普利策与赫斯特均想在煽动反西班牙人的愤怒情绪方面一争高低。1898年2月16日,美国军舰“缅因号”(Maine)神秘爆炸并沉没在哈瓦那港后,双方均呼吁对西班牙宣战。国会面对强烈呼声,通过了战争决议。4个月的战争之后,普利策不再采取被称为“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 的策略。《世界报》变得较为克制,在许多问题上它的有影响力的社论代表了民主党的声音。历史学家认为,普利策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成就要强于他滑入“黄色新闻”的过错。他开展了对政府和商业腐败行为勇敢和经常成功的声讨。他在很大程度上为反垄断法的通过和保险行业的规范管理起了重要作用。1909年,《世界报》揭露了一起美国对法国巴拿马运河公司 (French Panama Canal Company)支付四千万美元的舞弊案。联邦政府向《世界报》发动了严厉反击,控告普利策恶毒诽谤西奥多·罗斯福总统2 (Theodore Roosevelt) 和包括银行家J·P·摩根3 (J.P. Morgan) 在内的一些人。
普利策没有退缩,《世界报》继续进行调查。当法庭撤销起诉后,普利策为新闻自由而取得的这场关键性胜利赢得了广泛赞誉。1904年5月,普利策在为《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撰写的一篇建议成立一所新闻学院的文章中总结了他的信条,“我们的共和国将与媒体共存亡。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的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而缺乏它,人民大众的政府既虚伪又令人嘲笑。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一个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
1912年,即普利策在他的游艇上去世后的一年,哥伦比亚新闻学院 (Columbia School of Journal- ism) 成立了。1917年在普利策授权委托管理的顾问委员会的监督下,颁发了第一批普利策奖。对委员会成员和评审团的挑选,主要看专业才能和依属,及其他方面的多样性,诸如性别、民族、地域分配,还有记者挑选和报纸规模。
普利策奖项的历史
普利策1904年的遗嘱规定了普利策奖的设立是对杰出成就的激励。他具体规定有四项专门是新闻奖,四项是文学戏剧奖和一项教育奖,还有四项旅行奖学金。在文学奖中,应有一本美国小说、在纽约上演的一部美国独创戏剧、一本有关美国历史的图书、一位美国人的传记和由媒体所作的公共服务历史的书籍。然而,普利策对社会的迅速进步极为敏感,这促使他做好了对奖励体制做大范围变动的准备。自1917年开始颁奖后,顾问委员会-后更名为普利策奖委员会-将奖项扩大到21个,增设了诗歌、音乐和摄影奖,同时仍一如既往地恪守设奖人遗嘱和意愿的精神。
在过去的岁月里,普利策奖委员会有时因给谁颁奖或不给谁颁奖而成为评论家的众矢之的。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也因与评审团的建议相左而引发争议。由于评奖过程本质上是主观的,这种现象就不可避免。委员会始终未成为观众喜好的俘虏。许多获奖作品-如果不是大部分的话-都不是名列畅销榜上的,许多获奖剧目是在百老汇4(Broadway) 之外或是在地方剧院上演的。在新闻界,主要报纸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都曾获过许多次奖,但是委员会也常常接受那些小规模、不知名的报纸的作品。因揭露该地区猖獗的犯罪率与当地刑事司法体制腐败之间的关系,圣托马斯 (St.Thomas) 的《维尔京群岛日报》(The Virgin Islands Daily News)获得1995年的公共服务奖。委员会从一开始就始终坚定奉行对其评议保密的策略,并拒绝公开辩论或为自己的决定作出任何辩护。作为全国最有威望的奖赏和新闻、文学和音乐领域众所追求的荣誉,这样的挑战并未降低普利策奖的声誉。普利策奖被认为是产生高质量新闻的一个主要动力,它将全球的注意力都聚焦到美国在文学和音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普利策在他的遗嘱中将两百万美元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用以建立-所新闻学院。其中1/4“设立鼓励公共服务、公共道德、美国文学、促进教育的奖项或奖学金”。之所以这样做,他说:“我对新闻业的进步与提高深感兴趣,因为我一生从事这个行业,把它看作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一个因其对人民心灵和道德产生影响的具有无与伦比重要性的职业。我希望能够协助吸引正直和能干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同时也帮助那些业已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能够获得最高水准的道德和智力培训。”普利策自己在攀登美国新闻业顶峰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得到或者说没有得到任何帮助。他以一个自我奋斗成功的人而自豪。或许正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年轻记者所经历的艰辛,才使他产生了扶植专业培训的愿望。
普利策奖的管理
每年有两千多件入选作品参加普利策奖的竞争,但通常只颁发21个奖项,其中14项是新闻奖。这些奖项是长达1年过程的终结。它始于每年年初,受委派的102名杰出的评审员,分成20个评审团。
评审团的成员们要紧张工作3天,提名前认真筛选每件作品。自从设立这些奖项后,委员会扩大并多次重新核定了新闻类的项目,使其能够和美国新闻业的演变同步。漫画奖是1922年设立的。摄影奖设立于1942年。1968年又被分为现场报道新闻或突发新闻和特写。随着计算机修改照片技术的发展,委员会于1995年规“任何内容经过处理或改动的作品,除了惯常的报纸裁剪和编辑之外,将不予接受”。
以下是2001年普利策奖项的分类定义:
1. 由报纸通过利用其新闻资源如社论、漫画和摄影以及报道而提供的值得赞许的杰出公众服务;
2. 杰出的突发性地方新闻报道;
3. 由个人或团体以单篇或系列报道方式所做杰出调查性报道;
4. 阐明一个有意义并复杂的主题,展示了对主题的上佳把握,文笔流畅,表述清楚的杰出解释性报道;
5. 对特定主题或活动进行持续、富有知识性的杰出专题报道;
6. 全国性事务杰出报道;
7. 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事务杰出报道;
8. 特别关注文学的高质量和独创性的杰出特写报道;
9. 杰出的评论文章;
10. 杰出的文艺批评文章;
11. 风格清晰,有道德目的,推理扎实,在作者认为导向无误时,具有能够影响公众舆论的能力的杰出社论;
12. 本年度出版的,有独创性和有评论效应,绘画水平高,具有形象化效果的杰出漫画或漫画选辑;
13. 黑白或彩色,单张或多张,相关组照或像集组成的杰出突发性新闻摄影;
14. 黑白或彩色,单张或多张,相关组照或像集的杰出特写摄影;
金质奖章将授予公共服务奖获得者。其他类别的获奖者除证书外,还有于 2001年提高至7500美元的现金奖励,原来为5千美元。每年向新闻学院教授推荐的4个名额各提供5千美元普利策奖学金。这些奖学金可使3名优秀的毕业生旅行、写报告并在国外学习,另一份奖学金颁给一名从事戏剧、音乐、文学、电影或电视评论的毕业生。对大多数获奖者来说,相对普利策奖给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带来的声望而言,现金奖励只是次要的。有许多奖金更多的竞争,但它们在公众的心目中都无法与普利策奖相提并论。
与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举行的精心准备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和皇家宴会不同,每年5月在哥伦比亚大学洛氏图书馆(Low Library)的圆型大厅里,普利策奖获得者只是在一个中午便宴上,从该校校长手里接过奖金和奖状。到场的也只有家属、专业同行、委员会成员和新闻学院的老师们。委员会拒绝了将这项活动在电视上进行大肆宣传的请求。 ◇
1. 杰伊·古尔德(1836-1892):美国铁路投机家和金融商,靠投机买卖控制铁路业及西方联合电报和纽约市高架铁路,因阴谋垄断黄金市场引起1869年9月24日的“黑色星期五”金融恐慌。-编注
2.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美国第26任总统(1901-1909),因调停俄日战争(1904-1905)于190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编注
3. J·P·摩根(1837-1913):美国金融家、铁路巨头,组建摩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国际收割公司和国际商业海运公司,在解救1895年和1907年美国金融危机中起过重要作用。-编注
4. 百老汇:纽约市的一条大街,为戏院、夜总会等娱乐场所的集中地段。 -编注
选摘自Elizabeth A·Brennan与Elizabeth C·Clarage 著Who's Who of Pulitzer Prize Winners。版权 1999属The Oryx Press 所有。经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Inc., Wesport, Connecticut 同意重新刊登。
* * * * *
普利策奖项目
新闻界奖
1. 普利策优异公众服务奖
2. 普利策普通新闻报道奖
3. 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4. 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5. 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
6. 普利策释义性新闻奖
7. 普利策专业性新闻奖
8. 普利策社论写作奖
9. 普利策漫画创作奖(1922年开始)
10. 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11. 普利策特写摄影奖(1942年开始,1968年分为现场新闻和特写)
12. 普利策评论奖
13. 普利策批评奖
14.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创作界奖
1. 普利策小说奖
2. 普利策戏剧奖
3. 普利策历史奖
4. 普利策传记文学奖
5. 普利策诗歌奖 (1922年开始)
6. 普利策非小说类作品奖 (1962年开始)
7. 普利策音乐奖 (1943年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