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信
加入时间: 2018/07/15 文章: 1322 来自: 上海市(居住14年)
|
时间: 2019-4-14 周日, 上午10:54 标题: 《不见了的》+诗片60. |
|
|
◇·林长信·
《不见了的》+诗片60.◇
1
值我青春把荡漾、惨绿、愁思等灵感
一一仔细分类、梳理妥贴 @韵
封入粉绿色的鞋盒
挂号邮寄给20年后的自己重编改写 @
2
儿女曾陪我数趟返乡没找见这邮件 @
眼下孙女正着迷于神秘文学
要跟我到战前的古堡门房再彻查一回看看 @//
2019-3-14#1952
诗思:写流逝的时光与不舍的心境。
>
>
>
【参考部分】如下,仅供参考,读者大可略过不看.谢谢!
>
诗片60.《非言语所能形容的》我不该站在印度黄檀树荫下时就想到红木家具;也不当靠到桥栏观赏游来的天鹅时就联想起油嫩的板鸭。
以现代白话写的显性自由诗,是为了表达某隠微意义的文本,所以,就其联想之喻向而言,白话文字其实仍是一片密码。因此,[含蓄婉转]不就是被能力有限的语言文字所压迫的,而[非言语所能形容]才是写诗人的真心实意。
存在主义所揭发的关于《现代人心理失调》的种种现象如:焦虑、怖僳、无家感、疏离感等,是无可否认的。我很想写出这种现代感的诗歌,但我发现自己缺乏了一堆表达这些现象的文字密码。//
>
附:《新诗底十字路口》 梁宗岱(1903-1983)
-1935-11-8《大公报·诗特刊》,为《大公报》文艺栏"诗特刊"创刊号发刊辞。
…我们并不否认旧诗底形式自身已臻于尽善尽美;就形式论形式,无论它底节奏,韵律和格式都无可间言。不过和我们所认识的别国底诗体比较,和现代生活底丰富复杂的脉搏比较,就未免显得太单调太少变化了。我们也承认旧诗底文字是极精炼纯熟的。可是经过了几千年循循相因的使用,已经由极端的精炼和纯熟流为腐滥和空洞,失掉新鲜和活力,同时也失掉达意尤其是抒情底作用了。
这两点,无疑地,是旧诗体最大的缺陷,也是我们新诗唯一的存在理由。但利弊是不单行的。新诗对于旧诗的可能的优越也便是我们不得不应付的困难:如果我们不受严密的单调的诗律底束缚,我们也失掉一切可以帮助我们把捉和持造我们底情调和意境的凭藉;虽然新诗底工具,和旧诗底正相反,极富于新鲜和活力,它底贫乏和粗糙之不宜于表达精微委婉的诗思却不亚于后者底腐滥和空洞。于是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便接踵而来了。…//
_________________ 时不我予,代有新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