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新诗发表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我的淮河我的家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崔汉朝



加入时间: 2023/06/15
文章: 181

文章时间: 2024-4-17 周三, 下午5:10    标题: 我的淮河我的家 引用回复

我的淮河我的家

作者:崔汉朝

发源于桐柏山的淮河横亘在我的家门前。涓涓的淮河水,自古甘冽清醇,孕育一代又一代生命。淮河是我的母亲河,我喝着淮河母亲甘甜的乳汁长大成人。弯弯的淮河湾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弯弯的淮河湾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的家乡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永远是我留恋的地方,她就是河南省淮滨县淮滨村。

我的家乡淮滨村,是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面前是千古流淌不息的淮河,后面却被淮河支流闾河包围。传说中闾河形成与春秋末期一位大将军有关,这位将军骑马率兵西征路过我们这里,到了淮河岸边,马的缰绳落地,划出了一条闾河。因此,只要是下雨,淮河与闾河连通,我们村就像一座孤岛悬在“水中央”。“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是我们村最真实写照。每当洪灾来临,上级政府动员社会一切力量,组织疏散转移所有村民,调动驳船转移牛马猪羊等牲畜。更遭殃的是庄稼,当洪水下落的时候,庄稼都被披上一层层厚厚的油泥,遇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庄稼的叶子就被油泥土温烤焦,这种情况,庄稼基本上是颗粒无收。劫后余生,庄稼地里的油泥却是最好的天然肥料。再种上庄稼,无需施肥,庄稼长势十分茂盛。小时候,发洪水成了见怪不怪的记忆,夏天瓜果成熟季节,洪水初涨时,我也会和玩伴拿着大塑料盆子,游泳到自家菜地里去采摘成熟的瓜果、青菜。洪水来临的时候,无人居住的荒宅,成了野兔的乐园。村上的小伙子,划着小船到荒宅捕猎野兔,吃上野味是最美的享受。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和老乡一起背起行囊,远离故乡走天涯,去大都市打工。从此,我穿行于大都市的霓虹灯下,为大都市的白领和蓝领创造舒适生活的空间,也为了改变个人的人生轨迹而打拼。初到都市,我深深地被都市快节奏韵律所吸引,人们早九晚五,行色匆匆,上班下班忙个不停,生活既充实又快乐。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繁华商业街让人流连不忍离去。地上都市,天上美景。那时,我不由地感叹:什么时候,我的家乡拥有天堂一样的美景?什么时候,家乡人也像都市里的白领和蓝领一样拥有自己的度假山庄和别墅?我想入非非,望都市繁华而兴叹。家乡,家乡再穷,依然是我的家乡,依然是我生活过的地方。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每一寸热土。

岁月倒转,回想起小时候,我就读的淮滨村小学校,还是泥巴桌、泥巴凳。辛勤的老师们趴着泥巴办公桌讲课办公批作业,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寒来暑往,上晚自习,没有电灯,我们小学学生依靠黄豆大的煤油走出人生第一步。

儿时,村居民房,没有人能住上青砖红瓦房,更别提高楼大厦。那时住的用“杜甫草堂”形容,也不为过吧。土墙土坯茅草房,优点是冬暖夏凉,倒也别具风格。虽然,人们很羡慕人家青砖红瓦房,也仅仅是个别户的专利。那时,家家户户养鸡、养鸭、养猪、养牛。春节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少不了“鸡鸭成群、槽头兴旺”的内容,这正是当时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土灶头,土灶上头是冲天的烟窗,每到晚上,炊烟袅袅,与夕阳相映成趣。每年丰收或播种季节,即便是二更天,村民们为抢收抢种,披着繁星,踏着月光,在田间辛勤劳作,牛鞭甩得啪啪作响,牛在田间“哞哞”叫。偶有政府分配的“大铁牛”(拖拉机)在田间轰鸣,数量不多,满足不了全村村民犁田耙地的需求。

在曾经的岁月印痕里,邻里之间来往串门,遇到下雨的天气,到处是泥泞,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没有雨鞋,村民出行,脚着“谢公屐”(谢灵运穿的木屐),像踩高跷一样。我曾经穿过一双木屐,像两只小马凳,穿着它,就不怕水或泥巴溅到鞋上。到邻家串门,再把木屐去掉。还有放牛青年雨天穿的用玉米叶自制蓑衣,头顶着斗笠,身披蓑衣还能防雨。这些记忆已成为历史。

现在,每当我看见家乡居民楼,沿路两边排开。我言不由衷慨叹:“家乡变化真大。”记得小学老师让我们写作文《十年后的家乡》,根据当时茅草房的现状,我畅想十年后一定是青砖红瓦房。若干个十年过去,现实比青砖红瓦房还红瓦房,处处是砖混或钢混结构的房屋,跟小别墅毫无二致,内部装饰装修豪华,就是久居城里的人,也会艳羡三分。而且县城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耸立。现在家乡人人都富裕了,人人都有钱了,腰包也鼓起来了,生活越来越好。现在家乡的孩子们都很幸福,从小进幼儿园,木桌子、木凳子,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还是多媒体的。这在以前曾未有过的,也是我们幼儿时代享受不到的。

如今,我曾居住的土坯草房屋,留下一点残垣,杂草丛生,仿佛诉说当年我儿时捉蟋蟀的故事,土坯房已成为历史。后来在县政府统一组织及规划,政府号召淮河行洪区群众必须撤离的情况下,政府对迁移群众进行了补助加上自筹资金在别处盖了砖混结构的新居。

现在村民们都富裕了,不出国门,就可以在室内像好莱坞的影星走红地毯。很难想象,这是祖辈不曾有过的幸福生活。出门再也不用脚蹬“谢公屐”了。到处是水泥路,水泥路村村通,户户通。曾经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现在两旁的街灯闪烁。曾经村民们“锄禾日当午、戴月荷锄归。”手工田间劳作不复存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现代科技化大生产,为新型农村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注入新鲜的活力。家乡新一代科技型新农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党的惠民政策引导下,走农村创业致富道路。土地结构功能改变,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间隆隆作响。曾经家家户户养一头猪、几只鸡鸭,现在以成百上千数计算。当年车载肩挑、头顶烈日、车水马龙、汗流浃背去乡粮管所纳粮,现在国家不仅免除所有农业税,还给种地养殖新型科技创业农民一定的资金补贴。让科技型新农民感受到政策实惠,让农民享受国家红利。村民们无不为党的富民政策拍手赞誉,尤其是农业税的取消,这是千年华夏文明史上最伟大的进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村全覆盖,为农村养老解决无后顾之忧。

自从1968年,淮河最大的洪灾发生后,数十年来,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加强对淮河的治理力度。现在,淮河泛滥的历史,去不复返。置身于家乡现代新农村,我深深感受到时代的气息,感受到村民们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勃勃生机,一派“农家乐”。

家乡另外一个巨变是交通发达,宽阔的道路、立交、高速线路交织如网。我儿时记忆,我们村民拥有的是木架车。现在家家有宝马、奔驰品牌汽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让我看到家乡的阳光更加灿烂,家乡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我的家乡淮滨村明天会更加美好!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新诗发表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可以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可以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